全国教育大会于9月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新时代做好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针对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
根本原则是始终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植根国情办大学。大学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履行,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又受制于经济文化、社会制度、时代背景等因素。我国具有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和社情,决定了我国大学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属性,因此我们要始终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国家发展与高等教育事业相辅相成,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我们可以借鉴世界各国高校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但高等教育事业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则需要遵循本国教育规律,深入植根国情办大学。
基础前提是立足思想政治工作时代背景,掌握大学生思想心理变化特征。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关涉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国际联系日益加深,但也为西方意识形态渗入我国提供了可乘之机,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它们无孔不入地对我国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跟我们争夺阵地、争夺青年、争夺人心。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心智、思想和理念走向成熟的关键期,只有深刻认识这些情况,才能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所在,更好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为此,需要立足时代背景,坚持深入学生寝室、学生课堂,做好学生思想心理动态调查研究,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脉搏,针对个性迥异的大学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主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基本保障是注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师资力量。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校教师身处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前沿,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大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重要影响。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一支学问德行兼优的教师队伍,因此配齐建强师资队伍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工作,也是关键所在。为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和专业能力建设,努力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门力量。一是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培养造就一批“四有”好老师。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育管理和纪律约束,引导教师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践行者,推动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学术品格和优良学风的形成。二是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增加课堂教学的权重,引导教师将更多时间、更多精力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上,坚持“以本为本”,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三是配齐建强师资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拓展人才选拔视野,加强高校党政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四是抓好师资队伍教育培训。通过周密计划,组织多样化的学习培训,助力思想政治工作者强化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升专业素养,夯实能力基础,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现实出路是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规律,推进方式方法创新。首先,依据时代发展变化特质,旗帜鲜明地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系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作为重要职责,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将德育智育相结合,不仅在专业素养、学术研究方面给予大学生训练和指导,更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后,依据大学生个人成长阶段和时代发展背景,精准把握不同专业、不同成长阶段大学生的心理、性格、行为等特征,积极探索个性化教育方式。此外,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还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一如既往地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新途径。加强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阵地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不断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还需要统筹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构建“大思政”格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2018年10月11日 字数:1845字
原文链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引领高校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