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教授: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立足西部服务国家

发布者:王招祥发布时间:2022-09-09浏览次数:44

西北师范大学是一所在变法维新的思潮中诞生,经历了抗日烽火洗礼,在祖国的大西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创业,与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血脉相通的高等学府。学校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名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名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西迁兰州。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由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正式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目前,学校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14所大学之一。


在办学历程中,西北师大始终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同频共振,作为西北高等教育的“拓荒者”和教师教育研究的“先行者”,始终把培养卓越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着力搭建西北教师教育的“四梁八柱”,构建从普通教育到职教师资全专业、从中心城市到偏远农村全领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层次的教师教育体系,创建了集“培养、研究、实验、示范”为一体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开辟了甘肃乃至西部地区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在118年的办学历程中,西北师范大学始终尊崇“勤谨笃学、诚实爱人、实事求是、即知即行”的优良校风,秉承“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校训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西北基础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全面了解西北师范大学落实国家新时代教育精神的相关情况,本刊专访了该校校长刘仲奎教授。



一、围绕教育事业发展需求,为社会“输送”优秀师资


《世界教育信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师范大学的校长,您对于教师工作是如何看待的?新时代背景下,您认为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新的素养?


刘仲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范大学是培养教师的主阵地,是基础教育教师的工作“母机”,其根本使命就是教师培养。要做好这项工作,一是师范院校要结合自身基础、优势及社会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师范专业的专业性要求,注重“师范性”,兼顾“学术性”,加强对学生教育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实习实践,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要鼓励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做教师,这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多向发力。宏观层面,必须确立战略思维,优化顶层设计。把基础教育提到国家大计的高度,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具体层面,在提升教师地位的同时完善保障机制,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成为人人向往、令人羡慕的体面职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阐释了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的“四有”标准,这是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新时代的教育是更加重视师德建设的教育,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爱之心的人群。教师应该具有教书育人的宽广胸怀,既能教书更要育人;新时代的教育是“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共享知识、获取和使用知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努力使自己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相继出台,西北师大乘势而为,2018年就提出了“新师范”教育创新行动计划。学校主要从建立师德养成教育“新平台”、创设现代师范教育教学“新课堂”、丰富和提升实践教学“新内涵”、构建协同培养“新格局”、推动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新发展”、对标卓越教师培养“新标准”、探索师范专业录取“新模式”、创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技术师资培养“新工坊”、拓展教师终身学习“新路径”几个方面入手,通过“九新”举措,致力于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适应和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具有未来教育家潜质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卓越教师。


学校将始终高举师范大旗,坚持立德树人,紧紧围绕基础教育、农村教育、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将自己的使命担当与西北这片广袤的土地联系在一起,从中心城市到偏远农村、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专业、全层次、全领域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师资。


二、扎根中国西部办教育,把使命担当书写在陇原大地上


《世界教育信息》:党中央提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您是怎么看的?西北师大是如何扎中国之根的?


刘仲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的“九个坚持”,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一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表现了深刻的理论自觉,也体现了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坚定自信。高等教育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是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就是要解答好中国教育面临的现实难题;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必须根植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中,接受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滋养,一切从实际出发,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搬、领跑而不追随;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就西北师大而言,在118年的办学历史长河中,我们从北平辗转陕西汉中、城固,再到黄河北岸建立永久校址。在一路向西的征程中,不断将高等师范教育的种子从古都北平播撒到西北大地,将我国现代师范教育向西推进了一千多公里,将优质教师培训向西推进了一千多公里。植根西北、扎根陇原80载,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立德树人,育才造士,把使命担当书写在陇原大地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先后为社会培养各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学生24万余人,为甘肃乃至西部地区培养了10万余名优秀教师和中小学校长、2500余名教育硕士,培养了全国第一个藏族教育学博士巴登尼玛、全国第一个裕固族博士安雪慧。目前,甘肃省86个县市区示范中学中,60%以上的骨干教师、80%以上的特级教师、省内40多所高校60%的基础课程教师都毕业于西北师大;近12年来,我校累计选派5000多名学生前往新疆自治区开展实习支教活动,满足了当地各级各类学校对青年教师的需求。在甘肃省最偏远的山区、最贫困的乡村,甚至在西北五省区和西藏地区最高寒、最边远、最贫困的地方,无数西北师大人自觉地将自己的使命与这片贫瘠的土地联系在一起,弘扬教化,传播薪火,为服务基础教育、农村教育、民族教育奉献着年华。


除扎根西部育人才以外,西北师大还牢牢坚守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工作信条。历年来,我们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向甘肃省政府建言献策,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甘肃省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自2017年《西北师大智库》创刊以来,学校积极组织专家学者直击脱贫攻坚、生态治理、道路交通、农村教育、农业升级转型、农产品风险防范等智库热点,完成编印出版19期,多项成果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被省有关部门采用。


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北师大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主线,坚守教育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七高一体系”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五育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巩固提升“十三五”成果,谋篇布局“十四五”发展,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和引领教育发展的优秀教师,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多措并举,推进高水平国际化战略的落地实施


《世界教育信息》:教育对外开放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点。甘肃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省份,作为甘肃省属重点高校,西北师范大学在教育对外开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未来还有哪些规划?


刘仲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时代通过教育资源借鉴共享和发展要素跨境配置,实现教育教学过程重构的多主体参与、多维度演进、多领域受益的教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必须根植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中,接受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滋养,一切从实际出发,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搬、领跑而不追随”。因此“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要紧密结合区位特点和办学实际,既要尊重规律、扬长避短,又要彰显特色、立意高远。


西北师范大学推进国际化办学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把握战略路径设计和具体举措落实。在宏观战略设计方面,学校于2019年制定出台《西北师范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3年)》,作为全校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其中高水平国际交流为重点任务与核心指标之一,在客观分析我校国际化办学工作差距和不足的基础上,围绕交流渠道和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师资发展、管理服务机制优化等作出规划部署,并对海外高水平合作院校规模和布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师生赴国(境)外学习交流人数、外籍专家引进和举办国际会议等提出具体量化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统筹资源配置,优化实施路径,强调过程管理,重视效果评价,走“战略引领、协同联动、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具体举措方面,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高水平国际化战略的落地实施。一是立足校情特色,注重平台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学术合作和人文交流。学校注重发挥高等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聚焦沿线支点、重大项目所在地、重要合作对象国家开展国际理解教育,通过打造中外人文交流品牌项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理念,为经贸“硬合作”提供先导服务。中亚研究院、华文教育基地和孔子学院是我校开展“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尤其是中亚研究院通过举办“中国与中亚人文交流与合作”国际论坛、编辑发行《中亚研究通讯》、翻译出版中亚国家涉外法律法规文本等学术活动,建立起与中亚地区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互动联系的常态化机制,已成为我省面向中亚国家开展人文交流的一张重要“名片”。2019年,学校新成立了国别与区域研究院,下设苏丹和南苏丹研究中心、摩尔多瓦研究中心、波黑研究中心和吉尔吉斯斯坦研究中心,致力于打造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家进行科学研究与文化交流的专业窗口平台。自2012年国务院原侨务办公室依托我校成立华文教育基地建设以来,截至目前,我校已累计招收培养七届共计330名中亚地区国家本科留学生,其中已毕业131名。自2020年起,该项目将继续以“中华语言文化本科学历班”为载体,培养优秀的中亚地区国家留学生。我校同苏丹喀土穆大学、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和波黑萨拉热窝大学合作建设的三所孔子学院,在推广中国文化、服务友城建设和促进校际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追求高端引领,探索多元合作,服务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和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校际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基本形式之一,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深刻变迁对跨国校际交流赋予新的内涵。我校开展校际交流工作牢牢把握两个着眼点。一是外部布局统筹规模和质量两个维度,目前学校同海内外4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开展各种形式的务实合作,在学期/学年制交换生、“N+N”双学位项目、短期学分课程和文化体验活动等传统合作模式基础上,与外方合作院校协商设计学术能力提升专题定制项目、实践导向的全球文化浸润项目等新合作形式,充分利用高水平合作伙伴的资源优势。二是内部运行处理好“旗舰领航”与“百舸争流”的关系,既通过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强化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例如,我校同英国南威尔士大学、波兰波兹南艺术大学联合申请的化学和环境设计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获教育部正式批准并将于2020年秋季正式招生,心理学院科研团队参与并获欧盟“地平线2020”(Horizon 2020)研发框架资助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教师关键能力构建”项目已有多项研究成果,此类合作将显著提升传统优势学科的学生培养水平和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也鼓励推动薄弱学科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师资队伍能力提升和教学科研平台改进,为追赶超越夯基蓄势。例如,我校于2019年启动的“教学科研骨干教师海外研修计划”,组织教师围绕“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专业学位培养”“博士生培养方法”“翻转课堂”“慕课”六个专题赴美国合作院校进行研修,有效推动了薄弱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变革。


三是扩大招生规模,规范培养过程,不断提升留学生教育管理水平。学校不断探索通过建立统一的规章制度、管理平台、培养标准和校园生活服务体系,推进中外学生趋同管理。为提高留学生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亲近感、认同感,我校秉承多元教育、快乐教学的理念,除正常教学活动外,还为留学生安排文化参访、艺术展演、体育竞技等形式丰富的课外活动。其中,“汉语架桥梁、五洲共欢歌”留学生国际文化艺术节、各国文化风情展、敦煌文化体验、中华文化寻根之旅夏令营等成届次的校内外品牌活动已成为我校开展留学生教育的重要载体。


四、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突出劳动教育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世界教育信息》:新公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大中小学,您是怎么看待高校领域的劳动教育的?另外,关于培养未来劳动教育方面的师资,您有什么看法?


刘仲奎: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要求“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鲜明指出劳动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是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高校领域的劳动教育,要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为学校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设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教师岗位等。通过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和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价值取向。


学校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扩大基地,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积极配备劳动教育师资、加强机制制度保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劳动教育落地、落实。学校出台了《西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劳动实践课”实施指导意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尝试建立集体劳动、自我劳动、公益劳动三层次劳动教育机制。学校将劳动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内涵,将劳动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实践实习相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学校已先期确定物电学院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试点学院,经济学院为劳动教育试点学院,先行先试,逐步在全校范围内推开。从2019级学生开始,劳动实践课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一至三年级学生组织实施,每位学生每学年要完成统一要求的劳动实践并认定学分。各学院均建立了劳动实践课实施机制,制定了集体劳动、公益劳动的具体实施办法,包括劳动实践课内容、如何组织、如何考核评价等。


五、力争创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世界教育信息》:请您对西北师范大学未来的发展做一下展望。


刘仲奎:未来一段时期,学校将继续沿着立足甘肃,立足西部,服务全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新目标,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振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积极参与地方治理和维护边疆地区稳定方面进一步开拓创新,努力为争创“双一流”高校做好充分准备。西北师范大学深化内涵发展、实现办学目标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学校经过多年特别是“十三五”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夯实了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基础;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强调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西部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2020年甘肃省也提出“争取将西北师范大学纳入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大学建设范围”。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创新实干,追求一流,以协同推进“七高一体系”为主线,全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和“双一流”建设,加快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到2025年,主要办学指标达到国内高水平大学水平,12个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争取到2030年,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采访整理:郭伟,《世界教育信息》特约通讯员;杜永军,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会长;朱成,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秘书长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2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