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发表讲话,对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予以充分肯定。他在2015年2月17日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指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在2016年12月12日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习近平主席再次发表讲话:“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他进一步论述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长应该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他甚至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
一个人成长的高度、人生活质量的纯度往往取决于家教家风。今天由于就业压力,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社会成员之间阶层固化的差异,社会的知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于是人们对子女的培养倾注了无穷的热情和心血,子女教育成为家庭最主要的事务。满怀希望的年轻夫妇常常取诸古人成功的家教范例,诫勉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子女,企图以此激发孩子刻苦攻读的雄心。他们面对自己苦口婆心而无动于衷的子女,真是又疼又恨,又爱又怜,挠心抓肺,黔驴技穷。撇开孩子的成绩单,他们言笑晏晏,挑拣最好的食物供子女饕餮,选最时髦的衣服供子女摩登,恨不能握在手心,含在嘴里;但是面对孩子不理想的考卷时,突然又变得歇斯底里,痛不欲生,恨不得一锤砸死了事。父母子女都生活在双重人格的分裂状态。很显然这些父母的家教理念已经踏向不归之路,好在有的人半途还可以回来。
家教家风的文化环境必然影响子女的心理成长、认知的形成。但是我们这个民族有个不好的认知习惯,在逆境中总感叹当下没有过去好。祖先们老早就犯这个坏毛病。春秋时期的人觉得尧舜禹时期好,汉代人觉得西周好,魏晋人觉得西汉好,唐代人觉得两汉好,宋代人觉得唐以前都好,清代人觉得元以前都好,民国人觉得康乾好。而且历代文人若有感慨,总是那么一句套话“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究竟他们心中的古代能有多好,说话的人未必心中有什么把握,大有忽悠人的嫌疑。殊不知古代也好不到哪儿去,历代也是革命不断,运动不绝,而且实现革命和运动的理想以一大批人的脑袋落地为目标,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老百姓并没有过几天舒心的日子。
打开古人的家教家风思想智库,我们不难发现,没有哪一类文体能和家训相比,如此集中地汇聚了古人家教的思想精华,内容涉及人生、修养、立志、德行、处世、治学、人才、尊师、理财、从政等等各个方面,紧紧围绕人的道德品格、知识储备、成家立业而娓娓阐发。大多数长辈试图通过劝诫、训示,把自己及前辈或前哲的社会生活经验传授给自己的子弟,引导激励晚辈成就人生事业。因此,家训具有经验性和训导性的特征。大概对今人有参考借鉴意义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鼓励孩子刻苦学习,知书达理
先秦家训影响最广泛的要算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了。《孟轲母训儿》以简单的事例说明一个人如果荒废学业,就像快要织好的布被突然剪断一样,将前功尽弃,半途而废。孟子听从母亲的教诲,改正贪玩的毛病,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终于成为继孔子之后又一儒家圣人。这要算古代最成功的择校生的典范案例了。
古人之所以看重读书,尤其从唐代开始废除举荐制度,推行科举选拔管理制度,人们一方面期望通过科举获取社会地位,一方面通过读书剔除人本性中的兽性,培育人的知性和理性,使人脱离动物的原始本性,向人性的理想境界迈进,懂得文明礼貌,压制过度的欲望,懂得规矩。古人所言“饱食终日而不知礼乐,无异于禽兽”,道理就在于此。
唐初宰相姚崇在《遗令诫子孙》中,诫令子孙做人应当知足,不能贪图富贵荣禄,希望子孙后代自食其力、和睦相处,万不可“自玷”而“辱先”。唐代中期宰相、诗人元稹《诲侄等书》,教诲侄儿“钻仰沉吟”,刻苦学习,不能懒惰。他批评侄儿不趁年轻时候“佩服诗书,以求荣达”,还能算人吗?北宋初年宰相范质《戒从子诗》,回忆自己青年时期刻苦求学的经历,告诫侄儿与其学习投机钻营,跑官买官,还不如勤奋学习,远离耻辱。北宋宰相范仲淹《告诸子及弟侄》,告诫子弟们勤俭持家,刻苦学习,做官要清正廉洁,不能谋取私利,辱没祖先,不要放纵乡亲在自己管辖的地区经商,假公济私。
王阳明说人应该立志求学,而求学的目标不仅仅为了获取荣华富贵,光宗耀祖,还有为了积聚仁爱礼义,成就自己贤人的梦想。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时,《作示儿帖》训诫儿子,读书要以汲取知识养料为目标,不要以获取功名作为奋斗理想,只要自我努力,艰苦奋斗,日后必然会有作为。清代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训子侄》,激励侄儿傅眉、傅仁趁精力旺盛,勤苦读书,专心致志,学有所成,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清代才子袁枚《与弟香亭书》认为子弟的培养关键在于因材施教,以仁心为本,考试为末,无本之人即使取得功名,必然误国误民,最终也会害了自己。告诫弟弟不妨淡薄功名,薄产度日,安分守己也不枉来人世一场。这在清代家训中的确有点另类。
对现代人最有影响的家书当属曾国藩家书。之所以影响深远,除了曾国藩本人地位显达、战功赫赫之外,和曾国藩苦口婆心、柔情似水、娓娓道来、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密切相关。曾国藩把读书做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肯定读书的重要性,认为读书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让人明辨事理,还能改变人的气质。同时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要求晚辈恬淡胸怀,节制欲望;勤俭节约,孝敬老人,重视礼数。他以切身经历告诫晚辈如何实现个人抱负,成就理想。
曾氏家族以严格治家闻名,对子弟要求非常严厉,但曾国藩的家信在严厉的言辞中饱含严父的责任和慈父的关爱、勉励,教育子女不要在父亲的官职庇护下,做傲慢、轻浮、奢侈的事,教导子弟务必苦读书、勤问学,俭朴自立,谦虚和气,修身做官。曾国藩对晚清社会看得清清楚楚,对官场也看得明明白白,他总结了一整套“守穷”的官场哲学。“穷为保官之道,穷为善身之道”,这是他一生的信条。
《曾国藩家书》对弟子的教育往往从日常生活行为着手,放眼道德品格,所体现的崇高的人生理想、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都值得今天的官员在处理家人、亲朋,面对权力和财富诱惑时学习借鉴。尤其对富二代、官二代教育大有裨益。常言说富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英才济济,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曾宪梓等一大批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高级干部、商界大亨。这和曾国藩成功的家教息息相关。今人的家教总往往忽视“孝”、“仁”,缺乏基本的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值得全社会深刻反思。
总而言之,刻苦读书,努力上进的主题贯穿古今家教家风,哪怕皇帝、宰相和达官显贵、文人富豪,教育子孙无不如此。今天毕竟崇尚流氓无赖、丑化知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偶尔也会有个别的土鳖上演读书无用的闹剧,但大家千万不可被别有用心的媒体炒作所迷乱。不可否认,小学没有毕业当老板、发大财、做了小官的大有人在,但我们要清楚这仅仅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事物,具有不可复制性。估计通过发国难财暴富的时代短期内不可能重演,初中没有毕业做大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做一个小老板通过官商勾结发横财的时代暂时也不大可能重现。我们普通人的子女要想成就人生,没有别的捷径可以选择。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依然有效。
假若大学毕业照样失业,请你不要抱怨知识,不要抱怨学校,不要抱怨父母,更不要抱怨社会和政府,你需要冷静地检讨自己在学校究竟做了什么?你在学校的作为能否对得起父母的血汗钱?同学上课时,你玩游戏,或者睡觉,或者打工挣钱;同学上自习时,你在遛弯,喝酒,看电影,搞各种名目的party,忙得不亦乐乎;期末考试,同学在拼命复习,你在卡拉OK、涮火锅,等候缩印夹带。用功的同学考九十分,你也考九十分,你不知羞耻地嘲笑同学:你们玩命地学,我尽情地乐,考试成绩还不都一样?你们傻不傻啊?你难道不清楚你的成绩来自作弊,别人的成绩来自苦读。大家一起毕业,别人考取了工作,你什么都考不上,你这样的人难道不该流浪,不该失业,不该贫贱吗?你有什么资本迫使社会妥协你的堕落与沉沦?
二、提倡生活节俭,反对奢侈
西汉家训作者中汉文帝值得一提,在古代帝王中他第一个立遗诏提倡简葬。他临终《遗诏》,申明自己反对厚葬的意愿,总结生平过失,指出厚葬的弊端,阐明自己简葬的要求。以此为典范,光武帝刘秀也颁行《薄葬诏》,号令天下薄葬,且以身示范。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提倡火葬,正是这一良好风尚的昭续。
《颜氏家训》贯穿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其中婚嫁勿贪财、男女平等、治家勤俭、家道严宽有度等,对今天农村的买卖婚姻、家庭暴力、吃喝讲究排场的不良风气都具有一定的劝导意义。
古代许多高官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告诫子孙做官要廉洁勤谨,生活要简约,不可贪赃枉法,贪图富贵。如隋朝吏部尚书韦世康《与子弟书》,告诫子弟做官“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唐末御史大夫柳玭《戒子弟》,告诫子弟绝不能凭借家世高贵而傲慢无礼,一定要坚持学习,精通学业。做官要廉洁,不要嫌薪俸太低。宋代宰相欧阳修《与十二侄》提醒地方任职的侄儿,要廉洁奉公,不能贪图公家的任何东西。胡安国《与子寅书》要求做官的儿子胡寅依法办事,严格遵纪守法。这类家训对今天的党员领导干部都具有警示意义。
自古以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在《训子孙书》中警告子孙要崇俭抑奢,“俭,德之共”,“侈,恶之大也”。有德行的人能从俭朴生活中磨练自己的毅力志向。君子节俭,就不会被外物所左右,能够保持人格的独立;普通人节俭就能节约费用,使家庭富裕。喜好奢侈的人往往贪图富贵,这样的人为官必贪,作民必盗。另外,司马光在文中也反对为子孙遗留财富,并认为遗产丰厚会导致败家取祸。这对今天“为子孙宜”的父母具有极为深刻的警示意义。
南宋初年副宰相李光《示孙文》,诫勉孙子务必勤俭节约,不要一味追求物质享受,要有远大的志向,看见“世间膏粱子弟,当以俭素胜之,不起羡慕之心”。南宋川陕宣抚使张浚临终遗嘱,要求后代举办婚礼、祭礼、丧礼和宴请宾客都不能铺张浪费,力求节俭,要“讲求实际,简便易行,力戒铺张,不重形式”。著名诗人陆游一生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先后创作了二百多首教子诗。《放翁家训》是他中年撰写的一部家训,集中体现了他的教子思想。
以画竹子出名的郑板桥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赞扬农民勤劳的品质,教育后代尊重农民的劳动,珍惜粮食,要自食其力,不可奢侈,不可侵占别人田产。这些家教集中表现了古人的教育智慧,构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对今天青少年珍惜粮食、尊重劳动都具有切实的教育意义。
古代家教几乎都从正面积极的角度教育子弟,几乎看不到一位人物鼓励子女作恶多端,不务正业,投机取巧的。即使昏君暴君奸臣等教育子女也都要求他们刻苦努力,积极上进,知书达理,没有一个人教育子弟为非作歹、奢侈挥霍的。
三、不能仗势欺人,轻慢老幼
古代家教家训对今天官二代、富二代最有参考价值的是甘肃瓜州人张奂的家书。张奂曾任度辽将军、武威太守,被誉为东汉第一儒将,儿子张芝被誉为草圣,拥有广泛的书法粉丝团。张奂听到侄儿在老家狐假虎威,轻慢老人,欺侮同龄,恣意妄为。他写信严厉批评侄儿,不要凭借自己的权力欺辱乡里邻居,不要骄傲自满,盛气凌人,要尊老爱幼,用礼节严格规范自己。和张奂的侄儿一样,今天许多富贵人家的子弟缺乏严格的家教训导,不学而有术,任性而骄狂,最终走向自我毁灭,与父母失败的家教不无关系。
人们常说母亲的教育有时决定子女一生的命运。古代普通家庭,孩子一般由母亲照顾,母亲负有更多的直接教育的义务与责任,而且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母亲往往属于家庭真正的主人。无论儿子地位多高,母亲的地位始终无法动摇。如《红楼梦》贾府的贾母就是最好的典型。相反往往贫贱的家庭,母亲的地位也低下。因为,子女没有条件读书,一生也就为生计奔波,对母亲也就缺乏尊重孝敬。现在农村尤为严重。
在古代家教中,回鹘族辽皇后述律平的《教子李胡》别具风格。三儿子耶律李胡,残暴嗜杀,未能立为太子。述律平对自己过于溺爱儿子李胡,导致李胡缺乏仁德,缺乏治国才干而深感懊悔。儿子最终因谋反被杀,都因儿时过于娇宠所致,正应了民间惯子如杀子的谚语。
湖广总督张之洞《与子书》督促日本留学的儿子要抓紧学业,真正做到“不欲努力而自努力”。万万不能自恃出身高贵,炫耀父亲职位,自我膨胀。生活定要节俭,体悟下层人民疾苦,不可挥霍无度。
今天时不时会有官二代富二代横行霸道、杀人越货的丑闻,比如“京城三少”“我爸是李刚”等等,其根源在于家教家风出了问题。
四、力戒喝烂酒,交友务必慎重
男人普遍好饮,醉酒乱德乱性,于是成功家庭家教训诫儿子饮酒成为一大亮点。古代文人士大夫饮酒成风,官宦子弟往往把醉酒的恶习当作高雅炫耀。但成功家庭的任心似明镜,一个王朝一个家族的灭亡往往和饮酒泛滥密切相关。帝辛就是一个标准的酒徒,喝烂酒,撒酒疯,杀忠臣,最后在神魂颠倒的迷乱中葬送了殷商王朝。诸葛亮《诫子书》告诫儿子饮酒要有节制,万不可滥饮,丧失理性。文学家嵇康喜欢饮酒,但他给儿子却订立了严格的饮酒原则。在《慎酒》中要求儿子不要劝别人喝酒,要喝自己喝;别人劝酒,能喝就喝,不能喝坚决不喝;感觉有醉意就停止,千万不可喝醉。这对今天喝烂酒的人具有劝诫意义。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人非常注重择友而交。著名小说家蒲松龄《为人要则》提出,以德立身,乃是做人为学的根本,心中始终怀有一点正气,远离世俗,经常自我反省,否则与禽兽无异。尤其告诫世人交友必须慎重。他认为朋友可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喝酒、赌博的酒肉朋友,一旦风波四起,哄然尽散;一类是读书的文友,可以互相磨砺,患难与共,教你做人走正道。明末清初文学家、学者彭士望《示儿婿》谈到交友时,教导儿子女婿,以谦虚宽厚的态度求学作人,“造小子而成大人”;既要待人真诚,又要谨慎交友,不能沾染恶习,否则千年之木,华尽一朝。林则徐《与长子汝舟书》,再次强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告诉儿子应酬虽不可少,但一定要有节制,不可滥交朋友,不要和低俗的人来往。
五、坚守正义,保护自己
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理念,总在鼓励动员全社会的成员都要敢于坚持原则,追求真理,坚守正义,敢于和邪恶势力作斗争,不能向权贵低头。即使历史上的奸臣、今天的贪官在公众场合公开发声时都是这般口气。但他作为长辈教育子弟时,恰恰相反,叮嘱子弟在社会行走要难得糊涂,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很明显,虽然自己可以要求别人勇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敢于讲真话,但反对自己的子孙公开对抗权贵,反抗邪恶的权势,不赞成直言进谏,不赞成在官场说真话。又如一些忠臣,即使自己被迫叫板奸邪,也不希望子孙和自己一样。他心里明白,历朝历代捍卫正义、坚持真理、忠于皇帝的人几乎没有一个好下场。人死不能复生,平反昭雪又于折磨摧残而亡的鲜活生命而言,究竟有何意义?因此,他们教育后代在官场除了品行道德言行规规矩矩之外,往往还要教之以《老子》的守弱哲学。提醒后代政治玩的是生死游戏,不可不认真,不可太认真,要懂得保护自己。因此,在古代家书家训中很少看到鼓励子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抗击权贵的内容。只有支大纶的《示儿书》是个例外。
支大纶,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曾任江西南昌府(今南昌市)教授、江西奉新县知县。在家书中,他要求儿子作一个响当当的硬汉,不能做软骨头,提出“五硬”标准:脚硬,不向权贵屈膝;口硬,敢于直言;手硬,敢于秉笔直书;心硬,敢于和邪恶势力做斗争;耳硬,不听谗言。明眼人一看,在官场除了耳硬可以遵从外,若按照其余四硬做官,不碰得头破血流,也必然遍体鳞伤。真要达到支大纶“五硬”标准,即使天赋高标,才智高超的人,也必然前途暗淡,因为他们挑战的具体人物其实代表了体制内的一个阶层、一个集团,何况并非每一位皇帝,或者每一位皇帝自始至终能够支持正义,打击奸小,即使明君也有时喜欢哄他开心的侫臣,不大喜欢说真话、处处让他心堵的海瑞式的忠臣,更何况历史上大多数君主要么残暴,要么昏庸,要么平庸,明君圣主也不过是谎言粉饰的历史泡沫。支大纶的儿子好在没有听从父亲教导,否则在昏庸的明神宗后期他不会有好果子吃。
比起支大纶,清代名臣纪晓岚、林则徐教导子弟为官的家训就适用得多了。纪昀《寄从兄旭升》,告诫堂兄做官须廉洁自律,自我反省,不可贪图不义之财。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抵御美色、钱财和利益的诱惑。用人要善于观察,重用正直的人、品行高尚的人。林则徐《与夫人书》作于道光十八年(1838)去广州禁烟到任不久,他感慨“做官不易,做大官更不易”,“地位益高,生命益危”,嘱咐夫人务必告诫儿子,做官千万要谨慎,切不可依仗“乃父之势,与官府妄相来往”,更不可干预地方事务,谋取钱财名位。对上级恭敬而不屈从,对同僚和气而不党从,对下级体恤而不拉拢。闲言碎语,不听不管。
六、爱祖国是家教家风永恒的主题
教育子孙忠于国君、报效朝廷是明清家训的一大特点。如嘉靖进士任环,任苏州府同知兼苏淞兵备道副总兵时,率领民众抗击倭寇,多处受伤,积劳成疾。儿子写信恳请回家养伤,他《示儿书》告诉儿子,人生生死自有定数,受苦可以磨练人的意志;作为官员应以国家利益为重,以苏武、马援为榜样,顾全大局,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忠于国家。可以看出帝王、朝廷、国家被捆绑在一起,忠于帝王、朝廷,就是忠于国家;同样忠于国家,就是忠于帝王王朝。假如这一命题正确的话,所有推翻腐朽王朝的力量,也就成了灭亡这个国家的力量,帝王王朝灭亡,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灭亡,老百姓也自然成了亡国奴。可历史和现实并非如此。多少王朝更迭,但国家依然存在,并没有跟随腐朽王朝、昏聩残暴的帝王而灭亡。可恶的是国家往往被腐朽王朝垄断,被昏聩残暴的帝王所控制,人民在报效国家的同时充当了帝王或王朝的炮灰。但老百姓也有清醒的时候。林则徐虎门销烟引发中英战争,林则徐心中淹没英军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居然没有一点水花,恨透了贪官污吏的广东福建沿海百姓看着仓皇逃窜的清兵,哼着小曲,拍手称快。正应验了孟子:君视民如草芥,则民视君如寇仇。说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翻的是腐朽透顶的清王朝,而不是延续数千年的中国。那些别有用心的流氓政客和御用文人,鼓吹王朝灭亡、国家也就灭亡的论调,何其荒唐哉!
人类发展有一个特点,社会缺什么就强调什么,不缺什么也就不谈论什么。孝,在古代士人与官员意识中属于人的先天本性,没有必要特别强调,大概成功人士的子孙普遍都孝敬老人。因此,家书家训中谈孝道的内容并不多见。后来有了变化。孝道传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父子相互揭发、母子相互批斗的多次革命运动中被彻底毁灭,主流意识高唱以阶级论的所谓“大义灭亲”,取代人伦孝道的舔犊之情、衔食喂母的人性,这一违背人性的思潮,导致了一大批草民宁肯信任领导,也不信任父母的观念,特殊的“忠君”超越了传统的孝悌。
抗战名将的家书则反映了热血男儿奋勇杀敌、捐躯沙场的英雄豪情和难以养育父母、抚养儿女的缱绻柔情。国破山河在,卫国不惜身,洋溢着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激扬着英雄壮士的儿女情长、生死约定。他们的家教家训远比生硬的教科书、荒诞的抗日神剧宣泄的情节生动真切感人。如戴安澜将军《致夫人王荷馨》表达了作者奉命率军远征缅甸抗日,决心以死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托付夫人照顾好父母和孩子,并对四个儿子寄托了殷切的期望。这种爱国主义的热忱何等真切伟大,感动人心。相比之下,以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为旗帜,动不动聚众上街游行,进行打砸抢的违法犯罪的所谓“爱国主义”行为不过是一帮小丑上演的一出出“文革”加强版的闹剧而已。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家庭、重视亲情,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儿童。正如1957年11月17日,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对中国留学生所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成长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真实状况,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行为习惯、态度品行、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至关重要。但我们的教育环境并不乐观。
由于经历了土改、反右、大跃进、吃食堂、文革、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等一系列运动,更由于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社会腐败的效应对国人道德品格的腐蚀,更由于对国人品德教育的僵化空洞脱离现实,国人普遍不择手段谋取钱财,道德滑坡,礼义廉耻不同程度的缺失,拜金主义泛滥。社会福利匮乏,导致父母为了孩子谋生,对子女教育过分关注智育,过分势利,家庭教育注重考试,追求学习成绩,轻视子女基本伦理道德的培养,较少关注子女人格的培育、性情的陶冶,出现学历学识背离传统伦理道德的倾向,导致子女行为散漫、放纵、自私、偏狎,精神分裂,表里不一,沦为考试的机器,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家庭和谐,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国歌》唱得好,中华民族再次到了危险的时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历代家训家书的教育功能,促进家庭和睦,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刻不容缓。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见《人民日报》2016年5月29日)
习近平主席非常重视家风建设,他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强调科学统筹突出重点对准焦距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见《人民日报》2015年2月28日)“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2016年1月12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领导干部要“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见《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1日)
家教影响家风,家风决定家庭,家训反映家教状况。因此,研究家教家风对建设今天和谐家庭、文明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不仅可以继承、弘扬国学,而且对现代家庭教育具有实际的指导性价值。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